当前位置: 首页 > 精品课程 > 详细内容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优质课程建设规划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优质课程建设规划

 

 

 

 

 

 

 

 

 

 

 

 

 

南昌理工学院思政部

00七年十月十八日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优质课程建设规划

  • 课程概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简称《原理》课)是中共中央确定的思

政治理论课05体系中的主干课,着重讲授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帮助学生从总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正确认识人类社会的基本规律。该课涉及三大组成部分,内容丰富、知识面广、理论性强,有强烈的针对性、时效性。

二、指导思想

突出《原理》课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础地位,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师生互动,运用渗透式教学方法,进一步提高教师的理论素质,大力进行教学模式的探索研究,使这门课成为学生喜爱,终身受益的课程。

三、总体目标

根据本门课程的地位和作用,按照院及省优质课程的建设体系标准,经过两年的努力,在05级统招本科试点的基础上,形成自身特色:以考试改革为龙头,进行学生学习成绩的改革,增强针对性、时效性研究,成为院级优质课程,为申请省级优质课程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主要内容

1、师资队伍建设

在稳定优质课建设小组六位教师的基础上,提出师资队伍建设规划(见表1、2)。针对新教师的实际,制定详细的培养计划。培养方向主要在马克思政治理论领域,涵盖思想政治理论课方向加强培养,在人才引进上,计划引进硕士生3名。

表1 师资队伍现状

 

 

姓名

性别

年 龄

职称、学历

学科专业

课程建设及公教部中的职务

 

 

 

 

人员

构成

邹非老

61

教授

哲学

课程负责人(教研室主任)

吴九香

 

副教授(本科)

思政

主讲教师

吴桂花

 

助教(研究生)

哲学

主讲教师

邹达琴

 

助教(本科)

教育学

主讲教师

刘剑松

26

助教(本科)

哲学

主讲教师

余辉

 

助教(研究生)

比较文学

主讲教师

王国杨

 

助教(本科)

思政

主讲教师

师资队伍整体结构

   本科生5人,硕士生2人,年龄从61-25岁,平均年龄34岁,学缘结构比例为100%(南昌大学、华中师大、广西师大、哈尔滨师大)。师生比为180

2 师资队伍规划

主要观测点

现状

规划目标

规划等级

学历结构

具有研究生学历教师比例为28%

研究生学历教师比例达到71%

A

职称结构

高级职称比例28%

力争达到57%

A

年龄结构

年轻教师占71%,中年教师占14%

力争中年教师达到57%

A

教学奖励

1位教师获院级优秀教师

两年内均有人获得院级教学奖励

A

中青年教师培养计划

参加教育厅课程培训,公开课等

采取措施,鼓励年轻教师攻读硕士学位

A

 

2、教学内容。

《原理》课是一门马克思阿虎一理论课,因此,在教学内容中必须及时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同时,又是一门基础课,必须强调基础理论、基本知识的理解与应用。教学内容规划见表3

3 教学内容规划

 

主要观测点

现状

规划目标

规划等级

 

 

 

 

 

理论课教学内容组织安排

主要模块:

1、概述:马克思主义主要组成部

及中国化成果。

2、科学世界观、方法论:辨证唯

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

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

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

4、科学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是人

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及社会主义

历。

重点:科学世界观、方法论。

难点:当代资本主义。

  1. 引导学生用

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自己成长。

  1. 正确理解、

认识当今社会发展

  1. 明确自己

肩负的历史责任,为振兴中华、报效祖国努力学习,早日成才。

 

 

 

 

 

 

A

 

 

 

实践教学内容组织

和安排

  1. 进行一次社会调查

利用节假日了解当地社会经济变化,把握时代发展的规律性

  1. 组织一次课堂讨论

如何用马克思主义一个基本观点看待当前社会热点。

 

启发学生理解应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A

  1. 教学方法与手段

针对《原理》课知识面广,理论性强的特点,积极推进多媒体教学,制作

一套完整的、形象直观的图像资料的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与手段规划祥见表4

表4教学方法和手段规划

主要观测点

现状

规划目标

规划等级

 

 

多种教学方法的使用及其教学效果

师生互动:

1、讨论式

2、提问

3、自学

4、讲授

有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现有的基础上,利用渗透

式,以考试改革为龙头,加大平时成绩考核力度,活跃师生互动,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A

现代教育技术应用

按照教学大纲要求,适当播送一些相关资料

制作多媒体课件,图文并茂,形象直观。

 

A

  1. 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主要是通过社会调查和课堂讨论,提高对马克思主义原理的理解应

用。精心组织社会调查设计与课堂讨论,促进学生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这是一种渗透式教学的最佳途径。实践性教学规划见表5

表5实践教学规划

主要观测点

现状

规划目标

规划等级

 

 

实践条件

  1. 拟建立方志敏烈士

陵园—教育基地。

2、拟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教育基地。

3、已开展过课堂讨论。

1、建立两个基地,签订协议

2、组织学生、教师赴基地考察1-2次。

3、就社会热点,疑点问题进行分析归纳。

 

 

 

 

A

 

实践基地

  1. 加强与基地的联系与考察,为学生考察提供方便
  2. 提出学生感兴趣的

议题

  1. 提出调查教学,考核学生的社

会阅知能力。

  1. 分组讨论,考核学生的辨别和

鉴别能力。

 

A

  1. 教材

选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这部教材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编写领导小组领导下编写的。它得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咨询委员会的指导,得到了中央及有关部门和有关专家学者的帮助和支持,由首席专家逄锦聚(南开大学)教授主持编写,教材规划见表6

表6教材规划

主要观测点

现状

规划目标

规划等级

 

教材选用

选用教育部指定教材

选用与教材配套的教学参考书及学生辅导资料

 

A

自编教学参考资料

自编《马列经典选读》

 

A

  1. 网络教学

为了方便学生在课余时间学习参考,实现教学内容资料共享,拟的校园网上

制作《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网页,在教学中发挥重要的辅助作用。(达到B级)

  1. 教学改革与研究

积极申报参加校级以上的教学科研课题,积极探索教学中的问题,推进教学

改革成果在具体教学中的应用。实现教学模式与教师个人发挥的有机结合。教学改革与研究规划见表7

表7教学研究与改革

主要观测点

现状

规划目标

规划等级

教学研究论文

年人均发表不足0.2篇。

年平均发表论文0.5篇以上

A

科研课题

无省级科研课题

力争申报成功一个教研课题

A

科研活动

每六周一次教研活动

每学期进行5次以上教研活动

A

8、教研与改革

积极申报校级以上科研项目,积极参加各类学术活动,开展学术交流,掌握本学科前沿发展动态,把相关教学成果及时有效地引入课堂教学,进一步提高师资素质和教学水平。科研与改革规划见表8

表8科研与改革规划

 

主要观测点

现状

规划目标

规划等级

科研项目和成果

没人参加相关科研项目,编写相关资料

全组人员100%参加,年均发表学术论文0.5

 

A

 

 

学术活动

 

少数教师参加学术活动

1、创造条件,鼓励教师参加各类相关学术活动,人均0.5

2、每学期在教研室举办学术讲座2

 

 

A

9、教学文件

各类教学文件规划、齐备、真实,能提供反映课程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效果的资料。教学文件规划见表9

表9教学文件规划

主要观测点

现状

规划目标

规划等级

教学大纲

有教育部颁发的教学大纲

  1. 严格执行部颁的教学大纲
  2. 设计课堂教学形式

A

科研课题

有授课计划、学时分配

  1. 类型试卷题目
  2. 平时成绩考核内容要求

A

10、特色与创新

创新教学模式——渗透式教学方法

以成绩考核作为突破口,在新的教学模式下做到“三个结合”,实现师生互动,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理论理解与应用想统一,综合提高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

、课堂教学组织“三结合”——实现师生互动:教师讲授,学生提问(提问与反提问),自学原著。

、成绩考核方式“三结合”——实现综合能力提高:平时成绩,提问讨论成绩,开卷考试。

、考试题型形式“三结合”——实现理解与运用统一:分析题,观点理解题,材料分析题。

11、教学效果

教学效果见表10

表10教学效果

主要观测点

现状

规划目标

规划等级

同行评价结果

教研室同行评价良好

  1. 坚持同行评教,相互听课
  2. 同行评价在良好以上

 

A

学生评价结果

近年学生评价为良好

  1. 坚持学生评教
  2. 学生评教良好,力争全优

 

B

教学质量分析

  1. 考题为标准化考题
  2. 注重学生的知识吸

  1. 实现学生平时成绩与考试

成绩55

  1. 考试试卷为开卷式,提高学

生综合应用理论能力

 

 

A

 

五、课程建设进度安排

1、课程建设小组

   组长:邹非老

   成员:吴九香、吴桂花、刘剑松、邹达琴、余辉、王国杨

2、课程建设进度安排见表11

表11课程建设进度

200704月——08

1、通读全课程教材及相关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全组成员)。

09月——10

2、写出教案,确定试讲教师(主讲刘剑松、邹非老)。

11

3、提出课堂教学的形式,拟定新的教学模式(邹非老负责)。

11月——12

4、拟定教学试点班(文科、理科各一个班),建设思政教育和教学基地各一个(与本科部协商,与基地签协议)。

200801月——02

5、与试点班学生进行座谈。编辑马列经典选读(吴桂花、吴九香召集)。制作教学课件(刘剑松负责)。

03月——05

6、试点班实践性教学中期评议小结(邹达琴、王国杨负责)。重点章节视频(刘剑松、邹非老主讲)。

06月——07

7、试点班期末小结,要论论证(刘剑松、邹非老负责)。

08月——12

8、对首轮教学方案及教学方法的效果进行论证评价(全组成员)。

200901月——06

9、提出完整的教学模式(由邹非老拟定)。

07月——08

10、发表论文,全面推广。

 

关闭页面 返回首页